这种6000块的护眼灯是不是智商税?
先说结论:6000多元的护眼灯绝对是智商税。而且智商税不低。
我看了一下这款6000元的护眼灯产品的详情页。
这款产品是采用紫光激发的LED落地灯。
他详情页的部分数据比如色温、频闪、照度均匀度是按照《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》执行的。
产品详情页中说的35倍高光源成本,应该指的是紫光LED灯珠的进货价是普通蓝光LED进货价的35倍,这个没有吹牛,现在紫光激发的LED灯珠确实比普通蓝光LED灯珠贵很多。但是灯珠的总成本大概只有300元,再加上底座、架子、灯罩、导光板、防眩膜、电气部件,总的成本加到一块,这个护眼灯的成本不会超过800元,大概在700元左右。
他的售价是6000元,智商税至少在4000-4500元左右。
说实话,我觉得这个价格让人心痛。
其实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购买这种大几千元的护眼灯?主要是因为厂家在明里暗里宣传这种灯能防近视。
但是这些灯对近视的防控到底有作用吗?作用到底有多大?这个不好说。
能确定一点,照度和照度均匀度符合国AA、色温固定4000k或小于4000k、无可视频闪的灯具对缓解视觉疲劳确实有帮助。
那符合以上标准的灯具大概多少钱呢?
符合以上标准的护眼台灯售价大概在200元-800元。这个价位是合理的。
我再絮叨几句。关于最近台灯厂家一直在鼓吹的紫光激发和红光增益到底是什么?有用吗?
先说紫光激发,紫光激发的意思是可见光紫光波段激发的LED白光。
这种灯珠相较于蓝光LED灯珠的优势是蓝光更低。没有其他益处了。这就是唯一的优势。
下面再说一下红光增益。
红光增益是指650nm-700nm左右的可见红光,有至少1篇论文和1篇期刊说这个波段的红光能增加人眼周围的细胞线粒体活性,更大程度的缓解视觉疲劳。所以现在灯厂都加上了红光增益。
灯厂拿这些东西说事,我觉得可以理解。通过这些技术增加溢价也可以理解。如果都没有利润了,谁还做灯啊。
但是他们过度宣传包装这些噱头,进而哄抬护眼灯价格,收割消费者。我觉得这种事情是很可恶的。就以红光灯珠为例,其实1000个红光灯珠的成本才二三十块钱,你加了个红光增益,售价提高了10倍,这不是坑人吗?
我再说一句到家的话,近距离用眼,最管用的还得是一拳一尺一寸原则,再就是20-20-20原则,最后看看能不能在白天搞定2个小时有效大户外。这一套下来,得值好几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