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有以下区别:
一、参保对象
- 职工社保:主要面向企业职工、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。企业职工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,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自行缴纳。
-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:主要面向未参加职工社保的城乡居民,包括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。
二、缴费方式
- 职工社保:
-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缴纳。缴费基数根据职工工资确定,一般不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60%,不高于 300%。
- 例如,职工工资为 5000 元,当地缴费比例为单位 16%、个人 8%,则单位每月缴纳 800 元,个人每月缴纳 400 元。
-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:
- 个人缴费为主,政府给予一定补贴。缴费标准通常设有多个档次,由参保人自主选择。
- 比如,某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有每年 200 元、300 元、500 元等,参保人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档次缴费。
三、养老金待遇
- 职工社保:养老金待遇相对较高。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。
- 基础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、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。
-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取决于个人缴费金额、缴费年限和记账利率等。
- 一般来说,缴费年限越长、缴费基数越高,养老金待遇就越高。
-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: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。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。
- 基础养老金由政府确定标准,各地标准不一,且普遍低于职工社保的基础养老金。
- 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样取决于个人缴费、政府补贴及利息等。
四、待遇调整机制
- 职工社保: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、物价上涨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养老金待遇,调整幅度相对较大。
-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: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小,通常由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。
职工社保延迟缴纳和退休让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,先解读一下延迟退休政策
2024 年 9 月 13 日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《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》,该决定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。主要内容如下:
1. 退休年龄调整:
- 男职工:用 15 年时间,从原 60 周岁延迟到 63 周岁。即按照每 4 个月延迟 1 个月的节奏进行延迟。例如,1965 年 1 月、2 月、3 月、4 月出生的男职工,如果不改革,可以在 2025 年的 1 月、2 月、3 月、4 月份退休,改革以后,他们的退休年龄会相应延迟 1 个月,变成 2025 年的 2 月、3 月、4 月、5 月退休;1965 年 5 月、6 月、7 月、8 月这四个月出生的男职工,改革以后退休的时间会延迟 2 个月,变成 2025 年的 7 月、8 月、9 月、10 月退休,以此类推。
- 女职工:
- 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5 周岁的女职工,也按每 4 个月延迟 1 个月的节奏,用 15 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 58 周岁。
- 原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,按每 2 个月延迟 1 个月的节奏,用 15 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 55 周岁。
2. 最低缴费年限调整:目前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 15 年的最低缴费年限。此次改革设立了 5 年的缓冲期,在 2025 年到 2029 年这五年期间退休的职工,最低缴费年限仍然是 15 年保持不变。从 2030 年起,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,每年提高 6 个月,直到逐步提高至 20 年。
3. 弹性退休规定:
- 弹性提前退休: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,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,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 3 年,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 50 周岁、55 周岁及男职工 60 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。
- 弹性延迟退休: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,可以弹性延迟退休,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 3 年。
意思很简单就是缴费时间长了,拿钱的时间少了,未来有不可预知的风险,低收入人群社保开支也是个大问题,其实可以考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每个地方的基数不一样,基数越高补贴越高,但是需要本地户口,而且100%统筹。城乡居民养老金和丧葬费的情况如下:
1. 城乡居民养老金:
- 养老金构成:城乡居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。基础养老金由政府确定标准,会根据经济发展、财政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;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取决于个人缴费金额、政府补贴及利息等。
- 领取条件:一般要求参保人年满 60 周岁(一些地方对于特殊群体可能有不同规定),并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一定年限。比如有的地方要求累计缴费满 15 年,也有一些地方对于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 周岁的人员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。
2. 城乡居民丧葬费:
- 发放政策:并非全国所有地区都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,具体是否有以及标准如何,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政策。
- 常见标准:
- 与基础养老金挂钩:部分地区按照当地基础养老金的一定月数发放丧葬补助金。例如,安徽按 10 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发放;湖南长沙按 15 个月的当地基础养老金发放;福建厦门按 20 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发放;辽宁按 12 个月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发放等。
- 固定金额:上海的丧葬费为 6000 元,北京为 5000 元,黑龙江为 500 元,江西为 1000 元,宿迁市宿豫区为 1000 元等。
- 申领要求和流程:
- 申领要求:通常要求家属在参保人死亡后的一定期限内办理相关手续。比如河南省规定参保人家属应在参保人死亡之日起 6 个月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注销手续并申请领取丧葬补助费,吉林省要求申请人在领取待遇人员死亡之日的 3 个月内办理。
- 办理流程:一般是家属持火化证明、户籍注销证明等相关材料,到乡(镇)、街道办事处经办机构或县居保中心等办理终止手续,填写丧葬补助金申请表格等。
下面是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基数,差异较大,如果有需要可以考虑基数较高城市落户